【儀器儀表網 政策標準】近日,國務院印發《質量強國建設綱要》?!顿|量強國建設綱要》第九部分提出:構建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,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,提出了主要目標:
01
優化質量基礎設施管理
建立高效權威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管理體制,推進質量基礎設施分級分類管理。深化計量技術機構改革創新,推進國家現代xian進測量體系建設,完善國家依法管理的量值傳遞體系和市場需求導向的量值溯源體系,規范和引導計量技術服務市場發展。深入推進標準化運行機制創新,優化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二元結構,不斷提升標準供給質量和效率,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。深化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改革,加強公益性機構功能性定位、專業化建設,推進經營性機構集約化運營、產業化發展。深化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資質審批制度改革,全面實施告知承諾和優化審批服務,優化規范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程序。加強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監管,落實主體責任,規范從業行為。開展質量基礎設施運行監測和綜合評價,提高質量技術服務機構管理水平。
02
加強質量基礎設施能力建設
合理布局國家、區域、產業質量技術服務機構,建設系統完備、結構優化、高效實用的質量基礎設施。實施質量基礎設施能力提升行動,突破量子化計量及扁平化量值傳遞關鍵技術,構建標準數字化平臺,發展新型標準化服務工具和模式,加強檢驗檢測技術與裝備研發,加快認證認可技術研究由單一要素向系統性、集成化方向發展。加快建設guojia級質量標準實驗室,開展xian進質量標準、檢驗檢測方法、gao端計量儀器、檢驗檢測設備設施的研制驗證。完善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品牌培育、發展、保護機制,推動形成檢驗檢測認證知名品牌。加大質量基礎設施能力建設,逐步增加計量檢定校準、標準研制與實施、檢驗檢測認證等無形資產投資,鼓勵社會各方共同參與質量基礎設施建設。
03
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效能
開展質量基礎設施助力行動,圍繞科技創新、優質制造、鄉村振興、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,大力開展計量、標準化、合格評定等技術服務,推動數據、儀器、設備等資源開放共享,更好服務市場需求。深入實施“標準化+”行動,促進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。實施質量基礎設施拓展伙伴計劃,構建協同服務網絡,打造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,為產業集群、產業鏈質量升級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務。支持區域內計量、標準、認證認可、檢驗檢測等要素集成融合,鼓勵跨區域要素融通互補、協同發展。建設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服務體系,加強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和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跟蹤、研判、預警、評議、應對。加強質量標準、檢驗檢疫、認證認可等國內國際銜接,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展。
為推進綱要的落實,要開展以下“質量基礎設施升級增效工程”:
01
打造質量技術機構能力升級版
加強計量、標準化、檢驗檢疫、合格評定等基礎理論、應用技術研究,推動專業技術能力升級和研究領域拓展,加快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、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規劃建設,加快重大科研裝備和實驗室設施更新改造,強化從業人員專業化、職業化水平,實現計量、標準化、認證認可、檢驗檢測、特種設備等質量技術機構的科研實力、裝備水平、管理效能、人員素質全面提升。
02
建設guojia級質量標準實驗室
依托高等學校、科研院所、質檢中心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、guojia級標準驗證點和專業技術創新中心等,建設一批高水平guojia級質量標準實驗室,承擔質量標準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,加強關鍵性、前瞻性、zhan略性質量共性技術攻關,研究解決質量創新、安全風險管控、質量治理重要問題,培養質量標準領軍人才,加快質量科研成果轉化。
03
創建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
以產業園區、頭部企業、國家質檢中心為骨干,以優化服務、提高效率、輻射帶動為導向,健全質量基礎設施運行機制,加強計量、標準、認證認可、檢驗檢測等要素統籌建設與協同服務,推進技術、信息、人才、設備等向社會開放共享,支撐中小微企業質量升級,推動產業集群、特色優勢產業鏈質量聯動提升。
04
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服務
推動國內外規制協調、標準協同以及合格評定結果互認,參與技術性貿易措施國際規則制定。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、評議、研究及預警應對工作機制,強化部際協調?;鶎蛹夹g支撐和專家隊伍建設。優化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信息和技術服務,加強通報咨詢中心和研究評議基地建設。